如何培养结构性思考力?

我们在工作中经常出现以下一些情形:

向上级或者老板汇报工作时,往往被打断,甚至干脆让你重新准备,下周重新汇报。因为领导没有得到他想要的内容。

向下属布置作业时,下属不得要领,等你催交“课题报告”时,他却答非所问。因为你没有讲清你的主张与要求,下属没有领会。

下属向你汇报工作时,你听了半天,不知他想表达什么,语言中混杂着“困难、原因、情绪和一些支离破碎的措施”。因为下属没有清晰表达他的诉求。

在企业内训的会议室,讲师在台上兴奋,学员在台下睡觉。因为讲师没能引导学员思考,却将学员引向“云里雾里”,睡觉正当其时。

作企业的高层管理者,经常被这些情形困扰。如果这些情形在你所负责的领域普遍存在,你就应该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因素,以及真正原因。

经过思考你会发现:作为个人的他,缺乏一种能力,一种思考力,一种结构性的思考力;作为组织,缺少训练,一种结构性思维的训练,训练团队结构性思维与结构性思考力。

结构、结构性思维与结构性思考力

结构是指构成整体的各部分的连接方式(或叫范式),是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的搭配和安排。如写字台的结构、房屋的结构、文章的机构。

结构性思维是人们对问题进行思考的范式。它通常以假设或目的为先导,以流程和时间为顺序,以层级和顺序的关联为节点,梳理重点与非重点,梳理关键点与非关键点,从而寻找解决问题或实现目标的行动方案。

结构性思考力是一种穿透模糊抓住要害的思考能力,是一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考能力,是一种穿透时空从历史看未来与从未来看当下的思考能力,是一种透点思面与透面思点的思考能力,是一种透过结果联想过程与透过过程联想结果的思考能力。简言之,结构性思考能力是指按一定范式进行有效思考的能力。这种范式可能是构成整体的结构,可能是解决问题的流程,也可能是一种商业模型。它是一种思考模型、思考框架,既能思考到局部又能思考到整体,还能思考到局部如何构成整体,以及局部与局部之间和局部与整体之间的顺序、作用与关联,以及随着时空的改变可能引发的变化。

下面,用过程管理模型来说明这些抽象的概念。

非常多的管理者,按“质量问题、设备问题、交期问题、人的问题、安全问题、环境问题”来划分面对的问题点。这种划分方式并没有明显的错误,但没有展示出这些问题之间的顺序、作用与关联。如果按下页图展示的“过程管理模型”来思考与划分,输出结果的问题(包括交期、效率、成本、质量、安全、士气等),过程的问题(包括过程的顺序、作用与关联、过程控制准则、管理流程及职责分配、过程能力与过程绩效),输入资源的问题(包括人、机、料、法、环、策、信息等),就能够非常清楚这些问题之间的关联与背后的原因,采取措施必然思路清晰,顺序得当。管理者,应重视模型的作用,先学习理解与应用成熟的思考模型:5W2H、5W、SWOT、PDCA与过程管理模型、六西格玛、逻辑树、六顶思考帽、麦肯锡7S模型等。

在工作中培养结构性思维与结构性思考力

结构性思维与结构性思考力是管理者需要的一种核心能力,需要有意识地训练与时间沉淀。作为管理者,完全可以在工作中训练自己与部属的这种能力。以下几种方式不妨试试:

透过预算活动,带领团队理解目标和分解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行动方案与线路图。这种预算可能是年度预算,也可能是某个项目预算(如新产品开发与上市)。这样的活动,可以培养团队从战略到目标,从目标到过程,从整体到局部的结构性思维与结构性思考力。

透过总结,逼迫下属用文字与图表的方式写工作总结、项目总结、问题总结,做成PPT,并专题报告,对总结的范式与内容进行规范,对报告进行点评,点评其内容与表达方式,并让其修改,直至点评通过,存档。以上每一步骤都有价值,当部属不具备你需要的结构性思维与思考力之前,请不要删减这些步骤。

透过写作,逼迫下属写标准,写标准的过程就是一个结构化思考的过程。还要用标准修改标准,直到团队能够理解、乐于使用为止。在写标准、用标准、修改标准的过程中,当事人必然要去学习标准化的格式、内容、结构与表达方法,在应用中知道标准有没有写清楚(是细节没有量化,表达不够充分,或是过于?嗦,还是逻辑存在问题),经过其再修改(再写作),当事人就会由形似转入神似。这一过程是潜移默化的。

透过演讲,将管理者逼上讲台,让团队核心成员成为内部讲师十分必要,让团队成员尽可能人人成为讲师十分必要。有讲课经历的人都深有体会,这种经历是难得的自我提升和团队提升的体验。不会讲,首先是对讲的主题缺乏结构性思考;讲不好是因为缺少结构性表达方式,听不懂是你的结构与表达存在问题。听不懂自然无法进入思考和参与思考,听众睡觉或走神自然不可避免。

透过学习与训练,透过“学与用”的结合,让团队成员学习一些必要的知识,在应用中增进理解。这些知识与学习的时机可能是:进行标准化文件写作前,导入ISO9000体系标准的学习与训练;中层管理晋级前,导入PDCA与过程管理模型的学习与训练;高阶管理晋级前,导入六项思考帽的学习与训练;更高阶管理晋级前,导入六西格玛的学习与训练;企业在导入SAP、MES等智能化管理系统前,导入系统管理能力的学习与训练等。必须强调的是“学与用”的结合,学习的目的是应用、满足应用的需求,透过应用增进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从而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结构性思维的本质是逻辑思维,管理行为的背后是管理的逻辑思维,逻辑引导行为,行为引导结果。笔者曾在2016年第一期《企业管理》杂志发表的《管理的逻辑》一文中对该问题进行了阐述。

管理者的核心能力之一就是拥有结构性思维与结构性思考力。在管理工作中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团队的这种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应透过学用结合。在管理工作中是有非常多的机会与时机来满足这种需求的。

  • 联系微信:
  • 15601001343
  • weinxin
  • 微信公众号:
  • yiludacheng
  • weinxin
yldc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7年4月28日09:23:1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yiludacheng.com/925.html
日本企业的用人之道 企业管理

日本企业的用人之道

使卒过河 日资企业在中国创建之初,招进有才干的人很难。如日本电产大连分公司在1975年创业之初,没有一个院校毕业生报名。日本企业的老总们,首先调整思路,招“卒”再培养成“过河的卒子”。为此,不受学校成...
何为商业模式 企业管理

何为商业模式

  对商业模式的研究和探讨,虽然是近五六年的事,但静下来反思,其实商业模式从有企业产生以来就已经存在,只是我们往往用了其他的解剖方式,用片面的架构来进行了肢解式的解读而已。 事实上,企业成败...
用平凡人做不平凡事 企业管理

用平凡人做不平凡事

有一位老板对我说,他的公司这几年没有得到发展,就是因为没有合适的人才。他的产品是好的,市场也不错,客户也认可,但就是自己的员工不争气。好几年了,公司的规模还是在几千万徘徊。为了打破僵局,他正请一家猎头...
有一种职业倦怠叫安逸 企业管理

有一种职业倦怠叫安逸

小李在A集团的战略部从事战略投资分析工作3年,部门年度方针要求他只需要每年完成四份行业研究报告和行业信息情报月刊。期间,他需要参加其研究领域的国内行业会议及相关主题展会,并据此给出分析和建议。另外,他...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