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智慧不仅表现在为人处世之上和社会生活当中,也表现在对于天与道的追寻和探求之中。孔子对于天与道也有很深刻的感悟。我们是否对于真理以及真善美有一种渴望?孔子的这种强烈的感情,我们每一个人在内心深处应...
《论语》生态思想阐释
《论语》是儒家经典,蕴涵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它倡导敬畏天命,重生惜生,与自然和谐相处。它推行仁义礼智信,做事中庸,与他人和谐相处。它主张俭用节欲,寄情山水,完善人格,提升人生境界。这些思想,为我们今天正...
论庄子安命说的意义与局限(已发表于刊物)
庄子的安命说是在解脱生命痛苦这一背景下产生的。庄子认为,安命能够提供一种坚忍沉毅的生存理念,使人生三大痛苦得以消解。安命的意义,还在于实现心灵自由,为逍遥蓄势。因为安命,能使心灵免于无谓的劳顿,把世俗...
《老子》称“经”考
《老子》何时称经?又何时演变为《道德经》之名?古来就有争议。考之典籍可知:《老子》书题以“经”名在史迁之后刘向之前;而《老子》书名演变为《道德经》更在班固之后,萌发于汉末三国的边韶、葛玄,形成于魏晋之...
《太一生水》文化意蕴
郭店楚简《太一生水》体现了先秦时期崇水尚土水土并重的文化意蕴,但当前学界对该文本的研究并未切入这一点。“太一生水”之“生”不是“产生”“化生”之意,而是“有”之意。水和土是先哲们为了论述宇宙生成的需要...
《保训》十疑(光明日报专稿)
2008年7月,清华大学入藏一批竹简文献,学者称之为“清华简”。近日“清华简”整理小组成员撰写了五篇关于“保训”篇的研究文章,分别在《光明日报》4月13日、4月20日、4月27日的“国学版”上发表。“...
上博藏楚竹书《周易》中特殊符号的意义
上博藏楚竹书《周易》总共有五十八支简,与今本《周易》相比较,可知其涉及三十四卦,与今本内容大体一致。其新奇之点在于每卦的首简和末简都标有特殊的符号,这些符号一共有六种。整理者说:“楚竹书《周易》中出现...
“国学”:国家认同与学科反思
“国学”:国家认同与学科反思 “国学”在中国古代是指设在京师的教育管理机构和高等学府,而近代以来为学人们所关注的“国学”则主要是指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和价值体系。其概念和最初的内涵来自日本的国粹运动,目...
“天人之际”、“天人合一”与“天人一也”
现在,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一般场合,“天人合一”的说法很是流行,并认为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的特点和长处。 当今的学术界的许多大人物都在这样地大谈特谈着。例如,钱穆先生、季羡林先生和张世英先生都用“天人合一...
现代儒学 :儒学如何现代化?
自从我们中国开始现代化以来,作为我们有着上下五千年之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的最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核心部分的儒学一直就面临着如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的挑战,也就是说,“儒学如何现代化?”一直是摆在儒学学者面前...